如果观察:公共充电桩使用率低于1/6? 链接产业链提升商用车补能效率

在第二届电动生态大会上,国家汽车质量检测检验中心新能源实验室数据显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凯歌高奏的同时,用户正在从“里程焦虑”往“补能焦虑”转移,“高效补能”也从行业关键词转变为产业亟待解决的“课题”。

导语:新能源汽车如火如荼,让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理想渐渐照进现实。渗透率不断扩大,国产品牌乘势扬帆出海。在第二届电动生态大会上,国家汽车质量检测检验中心新能源实验室数据显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凯歌高奏的同时,用户正在从“里程焦虑”往“补能焦虑”转移,“高效补能”也从行业关键词转变为产业亟待解决的“课题”。

近日,在第二届电动生态大会上,汇集了全球超过300+个知名品牌参展,其中,智慧充电运营商大会中,行业精英就智能网联化,充电直流桩技术、各场景补能解决方案、微网等技术及模式进行激烈的探讨与思想碰撞,共探新能源汽车出行补能的更好、更高效的解决路径。

根据国家汽车质量检测检验中心新能源实验室主任吴志芹披露的数据显示,成都公共充电桩,平均每桩每天充电时长不超过4小时,设备有效使用率低于1/6。吴志芹认为:“粗放的投资加上缺乏有效的运营,整个行业在未找到稳定盈利的商业模式之前,全行业处于亏损状态,很多企业把止损的希望放在各级政府的建设和运营补贴上。”

在流量思维的主导下,诸多资本预判充电桩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的流量入口,市场涌现出盲目粗放式投入、跑马圈地占口岸的现象。不同品牌的充电设施不能互通互联,带来隐形的补能壁垒,造成充电桩使用率低下、资源大幅浪费,给市场终端带来的是用户“补能焦虑”。

而相比于乘用车用户的“补能焦虑”与投资的重复堆叠浪费,在商用车市场,行业从业者正在通过模式与技术创新,给运力市场带来更快捷、更高效的补能体验,以避免资源浪费。

其中,如果科技创新打造了iTaaS极效一体化运力服务模式,即以新能源商用车为枢纽,通过智慧商用车+数字化解决方案+生态运营,实现人、车、路、货、仓、补能等全链条数据互通,赋能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其生态运营服务中就包含了如何帮助运力公司搭建更合理的补能系统。

运营之初,根据如果科技场景运营经验及充电网络规划分析平台,可帮助用户智能规划充换电站布局。投入运营后,依托如果科技数字化系统,可对车辆充电、信息、进行高效、安全运营,并依托监控预警、远程运维及策略优化等手段助力用户在补能环节实现智能运维。

当前,依此模式,如果科技通过共建、自建及三方建站多种形式,为多个客户提供多样化补能基础建设方案,包含倒短运输、城建运输、市政环卫作业等应用场景,保障车辆高效运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提速之际,如果科技始终坚持用户为核的理念。通过iTaaS一体化服务模式,如果科技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新能源商用车产品,还可以满足用户运营层面各类需求,全面赋能运力行业绿智发展。

分享
微信
微信